建e网 设计资讯 艺术美学 展览 德基 x Beeple | 以数字艺术描绘未来寓言

德基 x Beeple | 以数字艺术描绘未来寓言

极度密集的城市,不断上涨的海平面,这是Beeple在作品《S.2122》中描绘的未来。

作为数字艺术的引领,“在世最贵艺术家”排行榜第三名的Beeple(Mike Winkelmann)及其从2007年5月1日开始持续近二十年的Everydays系列以及动态数字雕塑,在全世界范围受到关注和追捧,2023年初,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德基)以900万美元将Beeple的《S.2122》收藏。

而不论是对于艺术家Beeple还是蛇形画廊艺术总监及本次展览艺术顾问Hans Ulrich Obrist,任何艺术都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手机或屏幕上,这次全球首场个人大展“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即强调了线下展览体验和与观看者的物理连接。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图片由德基艺术博物馆提供

展览中,我们惊叹于科技的强大和迷惑性,但更深的问题随之而来。诸如Beeple常使用的Cinema 4D等建模软件以及其中渲染见长的照片级渲染插件Octane Render等早可以以假乱真,AI技术的进化致使很多时候设计的主体变成了机器而非设计者,这是否会成为一种困扰?“我认为软件确实可以影响作品,新功能的出现则更是如此,这并不新鲜。但这就是数字艺术的魅力所在。就好像油画颜料管让莫奈可以去户外绘画,正因为新的工具不断被创造,我们才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我并不会因此困扰,而是试图关注我可以用这个工具表达什么。”Beeple在采访中如此说道。

艺术家Beeple。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数字艺术的“参与性”

谈及德基与Beeple合作的缘起,或许要从自德基对于人类和技术、生态、宇宙的关注开始讲起。2015年,德基收藏了金陵图,这是故事的开端。2017年开馆后,他们开始进行“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的筹划,也是由此开启延续至今的数字艺术研究与观察。隔年,《teamLab 未来游乐园》数字艺术展在德基开幕,这个展览持续了四个月,打造了一个“超主观空间”,让观众融入其中。也是由此,观看者和作品间的直接关联开始成为德基关注的重点。

美是一闪而过的,没有一刻重复,而我们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上图:teamLab,日本,成立于2001年,《花与人 — 度时如年》,2020,互动类数码作品,声音:高桥秀明,时长:无限循环,408.72×242.1cm。图片由德基艺术博物馆提供

下图:《teamLab 未来游乐园》数字艺术展,展厅现场。图片由德基艺术博物馆提供

虽然2021年德基艺术博物馆才收藏了它第一个数字艺术作品,即teamLab的《花与人》,但其实它已经关注数字艺术多年。也是在同一年,筹备3年的“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开幕,德基以科技赋能传统文物,并通过技术让公众更好地走入中国传统文化。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展厅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图片由德基艺术博物馆提供

现在,德基的数字艺术作品收集囊括了Beeple和Refik Anadol,他们的作品并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分布在德基艺术博物馆所在楼层中,公众是被邀请来此观看的。在一个商业综合体的顶层,人们可以和这些艺术作品进行直接的对话,而不需要有所谓的“观看门槛”。这或者是数字艺术的天然优势,与空间的结合加剧了作品的“可参与”和“可沉浸”,这也为作品带来更多的展示可能和讨论——这在其他地方是无法获得的体验。

德基艺术博物馆收藏作品,《量⼦记忆概率》(Quantum Memories Probability),Refik Anadol。如今,这个作品被展示在德基八层的公共区域。© 德基艺术博物馆

在采访中,Hans提出了展览参与的重要性:“我们不想做那些可以在家里体验的展览。有时在展览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些东西,然后在手机上体验;或者需要戴上VR设备。理论上,这些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然而展览需要多感官的体验,必须非同寻常。我们也需要在每一个展览中去思考这些。”

Hans Ulrich Obris ©Elias Hassos

在虚拟世界中寻觅“生长”

除了展览的前序——对Beeple创作有关或产生影响的唱片或插画等作品和元素的陈列,其作品真正的开始其实是有关植物的《指数生长》。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不断旋转的方块暗示中间的虚拟植物组织是“活着”的,这个组织在规定的范围内生长且茂密,这并非一个循环的视频,每一秒钟,这个作品都在根据算法动态生长,刻刻不停。Touch Designer程序在盒子的中央实时生成,由四个不同类型的基底视频衍生出五个不同的视频,这五个视频再通过叠加混合,以及改变图层与图层间、包括小数点在内的0-100的透明度等,最终会叠加出20亿种可能性。

作为Beeple展览作品序列中的第一件,它也和南京有关。去年年底,他从德基艺术博物馆的“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中获得启发,展览上以花卉静物表达思绪是普遍的,他也想尝试以这样的方式去创作,于是这一作品应运而生。当然,花卉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在他看来,技术是人类自然演化的一种必然形式与结果,因而,所有人造结构也必然被自然影响。

Beeple作品《指数生长》,“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如果仔细观察,在这次的展览中,自然与植物几乎成为一种暗线,串联起每一个阶段的作品,以植物的异化表达和在自然社会中的角色转换,探讨技术在自然面前的强大抑或是无力。看似我们可以用软件和科技模拟真实生物的“生长”,成为“新世界”的造物者,但这也正是艺术家的担忧。面对日益强劲的科技,我们能否真正适应?这些技术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未来?

包括这件作品在内,展览共呈现了Beeple的三件重要的动态数字雕塑,另两件分别是被德基收藏的《S.2122》以及他的第一个动态雕塑作品《人类一号》。这两件作品均畅想了末世前提下人与物应对环境会产生的适应性变化。《人类一号》是Beeple首次将时间这一维度融入进作品中,雕塑描绘了一个身穿防护服的“人类”行走于场景不断变化的末世环境中,不停向前。作品每次都会有新的主题篇章,并进行相应的内容调整,目前展示的是第五个篇章,即关于人类与AI的关系。

《人类一号》(Human One),Beeple,2021年,四频道数码录像雕塑(彩色),抛光铝及萨佩莱木支架,221 × 121.9 × 121.9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人类一号》的环境可生长理念被延续到了《S.2122》,后者描绘了一个人类未来图景,在一个逾两米高的旋转矩形雕塑内,一座独立的多单元高层建筑矗立于未来主义的海洋环境中,而每五年,这个海洋的水平面都将上升20%,直到建筑被彻底淹没进海水中。作品旁边的墙面上印着“欢迎来到2122”(WELCOME TO 2122)的字样,精确到秒的数字不断变化,也在提醒我们,时间是流动的,这一天终将到来。

在《S.2122》的顶端,还能看到缩小版本的《人类一号》,在作品中埋入前作的彩蛋也是Beeple创作的一大特色。

《S.2122》,Beeple,2023年,四频道数码录像雕塑(彩色、有声),抛光铝金属外壳,内部萨佩莱木支架,221 × 121.9 × 121.9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与Beeple一起Everydays

展览最中央的展厅为观看者还原了Beeple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工作室,空间尽可能复刻了工作室的样貌,并在这里展示了其讨论度最高的作品——Everydays系列。这个持续近二十年的项目似乎在向公众发问,你是否关注身边正在发生些什么?坚持和自律在如今的创作环境中还是否适用?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演变,该系列作品所探讨的主题也发生着适应性变化。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尽管只是Beeple每天根据看到的新闻或者亲历而创作的作品,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关注的主题。看似无心之举,这一“艺术行为”本身就成为了当代对过去的考古,而这个过去距离我们并不遥远。Everydays将我们放置在一个时间的夹缝中,以往对于“考古”,我们总是更关注很久以前的过去,而忽略当下的感受,不过,对于正在发生的日常性的“考古”或许正是我们如今所需要的。作品在这一时刻完成了观看者与社会性物理空间的关联。

Beeple于展厅中进行《Everydays》系列的创作。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曾提出社会空间并非结构性的,而是以个体间的互动为基础。Everydays系列则具象化了这种互动,并将它们以某种形式保存了下来。这个系列还在继续。如今,Beeple依然坚持每天的Everydays创作,开展前一天,他的航班延迟,这势必影响他当天的作品发布,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更晚的航班。在南京的几天,这个系列的创作依然没有停止。

在南京,Beeple也没有停止Everydays系列的创作,他依然会每天在推特上发布他当天的作品。

展览开幕时,他在复刻的“工作室”展厅中当众创作当天的Everydays系列作品,这一行为将展厅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派对,背景音乐是网络热门歌曲,尽管我们面对这些歌曲都司空见惯,但对Beeple来讲,这些歌曲却非常新鲜。当伴随节奏和鼓点,Beeple使用Cinema 4D进行建模和渲染,界面被放大投影在了四周的屏幕墙上,主体与客体发生转换,观众得以直面其创作语言和工作流程。或许这些软件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于观众而言,却是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观看作品的诞生,不再“与自己无关”,每个人都仿佛成为创作的“主体”,好奇界面中每一个图标的指代。

Beeple于展厅中进行《Everydays》系列的创作。

我们期待从Beeple的工作流中捕捉到某些“规则”和“铁律”,从而增强了个体在展览中的参与感。康德曾将空间定义为“聚在一起的可能性”,人与人的互动让空间获得新的能量,而这种能量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

当然,展览的社会属性远不止于此。展览的“彩蛋”,是伴随展览同步开启的征集与展示单元“DIGIVERSE引力计划”,应对当今科技的指数型发展与更迭,项目旨在征集、展示来自全球特别是中国数字艺术家的创作,通过艺术家们对于未来的设想,共同探索世界与社会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以十件油画作品

再次回到现实

在展览的第三单元,呈现的来自《每一天》系列的十幅作品,它们以“油画+屏幕”的方式对照呈现,正如前文所言,其中半数与自然和植物有关。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有趣的是,这些植物与构筑物间往往有着寄生的关系,真实情况是植物会依附构筑物从而获得生存的土壤,但在Beeple的这几幅作品中,植物被描绘的无比巨大,体量的转换带来的两者关系的对调,尽管在我们的固有观念里,植物依然是寄生在构筑物之上的,但实际上,他的作品中构筑物才是“寄生者”。

左图:《适应》(Adaptatio),布面油画,2019。

右图:《再生》(Regenerate),布面油画,2023。

或者我们可以将之称为“认真的荒诞”。比如《加菲》这幅油画,其实是Beeple对科技应用的反思。随着诸如3d打印、全自动化和AI等技术的发展,所谓的“创造”变得轻而易举,人们可以随时创造一个“只有加菲的世界”。这一语境是荒诞的,但也是寓言式的,映射了人类对技术逐渐失去敬畏、并很可能用其为所欲为的真实未来。

《加菲》(Gar-field),布面油画,2022。

Beeple喜欢将日常之物放大,并放置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样本环境中完成叙事,他像是一个世界的观察者。《零号区块》和《明日》这两个作品尤其凸显他的创作思路。如今的技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惨遭忽视”,但如果将这些科技产物放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或许会将之奉为神迹、顶礼膜拜。《零号区块》中正是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为了让这个场景更加具有代表性,画面中央的高科技产物被涂上代表金钱、欲望和权力的金色,而这个庞然大物本身也状似钱币。那么,究竟是当代的人失去了对科技的敬畏之心,还是我们逐渐对科技祛魅了?

尽管这一问题暂时还没有解法,但从这几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Beeple近几年创作方向的变化,他越来越关注作品与物理世界的关联。尽管软件可以模拟真实环境,生成拥有极致细节的模型和画面,但太过容易获得的细节反而会让人失去关注的热情。以手绘复刻经典画作的细节比起电脑生成的作品更加粗糙,但这是属于现实世界的,而他的这一行为也具有苦行僧一般的对信仰与自我的挖掘。

《零号区块》(Block Zero),布面油画,2022。

在这一系列的最末,是一幅名为《启程》的幻想之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不断上升,如果人类失去了陆地上栖息的空间会如何?这个“移动的城堡”在缓缓向前,看似一切充满希望,但其后随风飘散的零碎物品和垃圾则揭示了某种显而易见的真相。“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它与《S.2122》有些相似。我在这里尝试说明,未来并非是会更好或者更差......技术允许我们去进行新的尝试,这也自然是有好有坏的。”技术的革新并没有让Beeple停止思考,或者说放任自己去完全相信科技。

《启程》(Journey Starts),布面油画,2022。

硬币总是有两面的,Beeple深以为然。“其实我并不是特地在结尾选择这个作品的,但我想它或许很合适。事情总是会有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但它绝对不会完全按照我们的设想去发展。”未来是开放的,Beeple不愿意也不希望去预设,只是在他创造的世界里,他依然可以用现有的技术去探讨,去创造一个属于他的“乌托邦”。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特别声明: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与建e网客服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或微信扫码咨询

人工客服在线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建E网APP下载